第四节 猪场驱虫程序

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(如蛔虫、结节虫、鞭虫等)和体外寄生虫(如疥螨、血虱等),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、饲料转化效率低,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,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,因此猪场必须驱除体内外寄生虫,一般的驱虫程序为:

•  后备猪:外引猪进场后 第 2 周 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; 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。

•  成年公猪:每半年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.

•  成年母猪 : 在临产前 2 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。

•  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 2 周 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.

•  生长育成猪: 9 周龄和 6 月龄各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。

•  引进种猪:使用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。

•  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:

•  每月对种公母猪及后备猪喷雾驱体外寄生虫一次。

•  产房进猪前空舍空栏驱虫一次,临产母猪上产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。

•  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、药物性能、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。

•  同时驱体内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虫立黑、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 ; 只驱体外寄生虫时一般采用杀螨灵、虱螨净、敌白虫等体外喷雾的方法 .

•  如果采用一餐式混饲驱体内外寄生虫的方法 , 要隔 7 天再用一次 .

•  商品猪驱虫前最好开胃散、大黄苏打散等健胃 .

 

第五节 猪场消毒制度

•  生活区: 办公室、食堂、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。

•  售猪周转区: 周转猪舍、出猪台、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。

•  生产区正门消毒池: 每周至少更换池水、池药 2 次,保持有效浓度。

•  车辆: 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,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。

•  更衣室、工作服: 更衣室每周末消毒 一次,工作服清洗时消毒。

•  生产区环境: 生产区道路及两侧 5 米 内范围、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 2 次。

•  各栋猪舍门口消毒池与盆: 每周更换池、盆水、药至少 2 次,保持有效浓度。

•  猪舍、猪群: 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,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 2 次。

•  人员消毒: 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,手洗消毒盆消毒 。

•  未尽事宜参照《卫生防疫制度》及附表

附表:常用消毒药使用方法

消毒药种类

消毒对象及适用范围

配制浓度

烧碱

大门消毒池、道路、环境猪舍空栏

3% 2%

生石灰

道路、环境、猪舍墙壁、空栏

直接使用调制石灰乳

过氧乙酸

猪舍门口消毒池、赶猪道、道路、环境

1 : 200

卫康 ( 氧化 + 氯 )

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、猪舍内带猪体消毒

1 : 1000

农福 ( 酚 )

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、猪舍内带猪体消毒

1:200

消毒威 ( 氯 )

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、猪舍内带猪体消毒

1:2000

百毒杀 ( 季胺盐 )

生活办公区猪舍门口消毒池、猪舍内带猪体消毒

1:1000

 

第六节 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

•  初生仔猪( 0-6 日龄)

•  目的: 预防母源性感染(如脐带、产道、哺乳等感染),主要对大肠杆菌、链球菌等。

•  推荐药物:

•  强力霉素、阿莫西林:每吨母猪料各加 200 克 连喂 7 天。

•  清败威龙饮水,每公斤水添加 2 克 ;或母猪拌料一周。

•  甘草颗粒:每吨母猪料加 2000 克连喂 7 天。

•  长效土霉素母猪产前肌注 5 毫升

•  仔猪吃初乳前口服痢杀清、庆大霉素、氟哌酸 1-2 毫升或土霉素半片

•  微生态制剂:益生素、乳酶生等;

•  2-3 日龄补铁、补硒。

•  5-10 日龄开食前后仔猪

•  目的 :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及应激。

•  推荐药物:

•  恩诺沙星、诺氟沙星、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 : 饮水:每公斤水加 50 毫克;拌料:每公斤饲料加 100 毫克;

•  新霉素,每公斤饲料添加 110 毫克,母仔共喂 3 天。

•  强力霉素、阿莫西林:每吨仔猪料各加 300 克 连喂 7 天。

•  四黄止痢颗粒:每吨仔猪料加 2000 克 连喂 7 天。

•  上述方案中都添加 VC 或多 V 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

•  21-28 日龄断奶前后仔猪

•  目的: 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等。

•  推荐药物:

•  普鲁卡因青霉素 + 金霉素 + 磺胺二甲嘧啶,拌喂 1 周;

•  清败威龙,拌料 1 周;

•  甘草颗粒每吨料加 2000 克 连喂 7 天 .

•  土霉素碱粉或氟苯尼考,每公斤饲料拌 100 毫克 , 拌料 1 周 ;

•  上述方案中都添加 VC 或多 V 或盐类抗应激添加剂

•  60-70 日龄小猪

•  目的: 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、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。

•  推荐药物:

•  可立克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或土霉素钙预混剂,拌料 1 周;

•  痢杀清拌料;

•  选用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或虫立黑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,可采用混饲或肌注

•  育肥或后备猪

•  目的: 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。

•  推荐药物:

(1) 可立克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或金霉素预混剂、土霉素钙预混剂,拌料 1 周;

(2) 促生长剂,可添加黄金速补和维多福等;

(3) 驱虫用药,虫立黑 等驱虫药物拌料驱虫 。

•  成年猪(公、母猪)

•  目的:

•  后备、空怀猪和种公猪:驱虫、预防喘气病及胸膜肺炎

•  怀孕母猪、哺乳母猪:驱虫、预防喘气病、预防子宫炎

•  推荐药物:

•  可立克或支原净或泰乐菌素,拌料 , 脉冲式给药;

•  虫立黑 等驱虫药物拌料驱虫 1 周 , 半年一次 ;

•  可在分娩前 7 天到分娩后 7 天,七清败毒颗粒、强力霉素或金霉素拌饲 1 周;

可在分娩当天肌注青霉素 1-2 万单位 / 公斤体重,链霉素 100 毫克 / 公斤体重,或肌注氨苄青霉素 20 毫克 / 公斤体重,或肌注庆大霉素 2-4 毫克 / 公斤体重 , 或长效土霉素 5 毫升

龙阳药业规模化猪场预防保健表

猪别

日龄(时间)

用药目的

使用药物

剂量

用法

公猪

每月或每季度一次

预防呼吸道疾病

氟立达或可立克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饲用金霉素

4kg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驱虫

虫立黑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后备母猪

进场第一周

预防呼吸道疾病

氟立达或可立克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泰乐菌素

200PPm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抗应激

维多福、强力金维他

按说明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配种前一周

抗菌

恩立达

5ml

肌肉注射 1 次

 

 

产前 7-14 天

驱虫

虫立黑

2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产前 7 天 - 产后 7 天

预防产后仔猪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\ 母猪产后感染

清败威龙

1kg /T

连续 7-14 天混饲给药

甘草颗粒

1kg /T

连续 7-14 天混饲给药

断奶后

母猪炎症

恩立达

5ml

肌肉注射 1 次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吃初乳前

预防新生仔猪黄痢

痢杀清或庆大霉素

1-2ml

口服

3 日龄内

预防缺铁性贫血

生血素

2ml/ 头

肌肉注射

补硒、提高抗病力

亚硒酸钠 VE

0.5ml/ 头

肌肉注射

补料第一周

预防新生仔猪黄痢

可立克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或阿莫西林

150PPm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断奶前后一周

预防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促生长抗应激

氟立达+ 维多福

2kg /T

适量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或可立克+ 维多福

1kg /T

适量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或支原净粉或阿莫西林粉+ 维多福或黄金速补

125PPm

150PPm

适量

饮水或 混饲给 药 7 天

驱虫、促生长

虫立黑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转入生长育肥期第一周( 8-10 周龄)

驱虫、促生长

虫立黑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抗菌、促生长

氟立达或可立克

2kg /T

 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饲用金霉素

1kg /T

连续 7 天混饲给药

所有猪群

每周 1-2 次

常规消毒

 

1 : 1000

带猪体、猪舍内喷雾消毒

 

某 猪场预防用药及保健表

预防病名

预防药名

用药对象

用药方法

仔猪贫血

生血素

初生仔猪

1ml/ 头肌注一次

仔猪白肌病

亚硒酸钠 VE

初生仔猪

0.5ml 头肌注一次

仔猪黄痢

痢杀清

初生仔猪

2ml/ 头口服一次

四黄止痢颗粒

产前产后母猪

2Kg/ 吨拌料 1 周

开食应激

开食补盐或维多福

5 ~ 7 日龄

100g/100kg, 饮水 3 天

仔猪白痢

痢杀清

2 周和 4 周龄

100g/50kg, 连用 3 天

断奶应激

维多福或开食补盐

4 周龄

2 包 / 100kg , 饮水 3 天

寄生虫病

虫立黑

断奶后 1 周

2Kg / 吨拌料 1 周

母猪产后感染

青、链霉素

产后母猪

子宫内用药

恩立达、益母康

产前母猪

5ml/ 头次肌注一次

母猪产后便秘及消化不良

开胃散或小苏打或芒硝

产后母猪

拌料连用一周

其它猪病

痢杀清、饲用金霉素

后备猪及生长育肥猪

每隔 2-3 周拌料用一周

可立克

妊娠猪

妊娠前期、后期各用药一周

饲用金霉素

公猪

每月用药一周

说明:

1. 同一猪群使用预防药物抗生素时,注意更换品种以防产生耐药性。

2. “抗生素”没有具体指定部分,由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。

本节要点补充

•  在我国,一般地,一个生产正常的万头猪场的每月药费开资大约是 1.3 万元(疫苗 4000 元占 30% ,预防药 4000 占 30% ,消毒药 3000 占 23% ,治疗药 2000 占 17% );每头上市肥猪总摊药费约 15 元;年总药费 15 万元。

•  保健预防用药愈来愈受到大型猪场的重视 . 其在总药费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.

•  保健预防用药是控制细菌病的最有效途径 , 同时又有促生长作用 ; 对减少病毒病的继发或并发症带来的危害也效果显著 .

•  提倡策略性用药 , 因为疫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规律性的

•  提倡重点阶段性给药 , 既要降低药物成本 , 又要有效控制疫病

•  提倡脉冲式给药 , 净化有害菌 , 保持猪群体内有效抗菌浓度

•  提倡饲料与饮水给药

•  要考虑耐药性 , 同群猪尽量不重复用同一类抗生素

•  预防用药与治疗药物要分开 ( 不交叉重复使用 )

药物的选择与用法很关键 : 剂量 ; 疗程 ; 用药途经

第七节 猪场常见病防治

常见普通病药物防治一览表

病名

主要症状

药物预防

临床治疗

气喘病(支原体肺炎)

体温不高咳嗽、喘腹式呼吸

支原净、甘草颗粒、饲用金霉素

可立克、氟立达拌料、呼喘奇效注射

胸膜肺炎

急性的体温高咳嗽、喘呼吸有拉风箱声

支原净、甘草颗粒、饲用金霉素、土霉素

可立克、氟立达拌料、呼喘奇效注射

萎缩性鼻炎

歪鼻、鼻炎或流血、黑斑眼、脸变形

支原净、泰乐菌素、磺胺类

可立克、卡那、磺胺类

仔猪黄白痢

1 周内黄痢、 1-2 周白痢

痢杀清、土霉素钙预混剂、四黄止痢颗粒、强力霉素、莫舒坦(阿莫西林)

痢杀清、痢杀清针;或用庆大霉素、氟哌酸、痢菌净等。

应激综合症中暑

震颤、抽搐、体温高、呼吸困难、吐白沫

维多福、强力金维他、 Vc 、矿添

冷水浴、氯丙嗪、碳酸氢钠、补液、放血

不明原因高热

体温 41 度以上

通风 , 防暑降温

高热毒感康、宁静、安乃近、青链霉素、复方胆汁

不明原因不食

食欲不振或废食

促胃健、 小苏达、

芒硝

宁静、青链霉素、复方胆汁、静补葡萄糖

流产

机械性流产、习惯性流产、疾病性流产

有流产先兆的用黄体酮等保胎药

已流产的用催产素、肌注青链霉素、子宫内用药益母康等

子宫炎阴道炎

流出炎性或脓性分泌物

恩立达、重症混感康

恩立达、重症混感康、益母康

产后感染

流出炎性或脓性分泌物 , 有时带血

恩立达、青链霉素

恩立达、青链霉素、益母康等

产后瘫痪

后肢无力或倒卧不起

补钙

匍萄糖酸钙、维丁胶钙

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

 

乳房炎、乳腺硬化、瞎乳头、少乳或无乳

亚硒酸钠 VE 、氟立达

催乳药、安痛定、葡萄糖、催产素、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封闭疗法

便秘

粪便干燥或不排粪、起卧不安

促胃健 、 小苏达、芒硝

洗肠、灌服泻剂大黄、硫酸钠等、静补葡萄糖、按摩

体内外寄生虫病

疥螨 , 蛔虫 , 等

虫立黑

虫立黑、杀螨灵、敌白虫、左旋米唑

僵猪

体重明显小 , 瘦弱 , 被毛粗乱

抗生素

VB1+ 肌苷 + 生血素

链球菌病

关节肿、神经症状

青霉素、磺胺类

氟奇康、氟迪

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制

•  猪口蹄疫

•  临床诊断要点:

•  体温升高到 40 ℃ 以上

•  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,口腔粘膜、鼻端、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烂;

•  乳猪多表现急性胃肠炎、腹泻、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。

•  防制:

•  控制:

•  免疫 O 型口蹄疫灭活油苗,所用疫苗的病毒型必须与该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型相一致;

•  选用对口蹄疫病毒有效的消毒剂。

•  预防:

•  后备母猪( 4 月龄)、生产母猪配种前、产前 1 个月、断奶后 1 周龄时肌注猪 O 型口蹄疫灭活油苗;

•  所有猪只在每年十月份注射口蹄疫灭活苗。

•  伪狂犬病

临床诊断要点:

•  公猪睾丸肿胀,萎缩,甚至丧失种用能力;

•  母猪返情率高;

•  妊娠母猪发生流产、产死胎、木乃伊;

•  新生仔猪大量死亡, 4 — 6 日龄是死亡高峰;

•  病仔猪发热、发抖、流涎、呼吸困难、拉稀、有神经症状;

•  扁桃体有坏死、炎症;肺水肿;

•  肝、脾有直径 1 — 2 毫米 坏死灶,周围有红色晕圈;

•  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。

•  正发伪狂犬病猪场: 用 gE 缺失弱毒苗对全猪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, 4 周龄内仔猪鼻内接种免疫, 4 周龄以上猪只肌肉注射; 2-4 周后所有猪再次加强免疫,并结合消毒、灭鼠、驱杀蚊蝇等全面的兽医卫生措施,以较快控制发病。

•  伪狂犬病阳性猪场:

•  生产种猪群:用 gE 缺失弱毒疫苗,肌肉注射,每年 3-4 次免疫;

•  引进的后备母猪:用 gE 缺失弱毒疫苗,肌肉注射, 2 — 4 周后,再肌肉注射加强免疫;

•  仔猪和生长猪:用 gE 缺失弱毒疫苗, 3 日龄鼻内接种, 4-5 周龄鼻内接种加强免疫, 9-12 周龄肌肉注射免疫。

• 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: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

•  怀孕母猪咳嗽,呼吸困难,怀孕后期流产,产死胎、木乃伊或弱仔猪,有的出现产后无乳;

•  新生仔猪病猪体温升高 40 ℃ 以上,呼吸迫促及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,产后 1 周内仔猪的死亡率明显上升。有的病猪在耳、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现一过性青紫色或蓝色斑块;

•  3 — 5 周龄仔猪常发生继发感染,如嗜血杆菌感染;

•  育肥猪生长不均;

•  主要病变为间质性肺炎。

•  防制:

•  控制:

•  母猪分娩前 20 天,每天每头猪给阿斯匹林 8 克 ,其它猪可按每公斤体重 125 — 150 毫克阿斯匹林添加于饲料中喂服;或者按 3 天给 1 次喂服,喂到产前一周停止,可减少流产;

•  使用氟奇康或恩立达等控制继发细菌感染。

•  预防:

•  后备猪: 4 月龄时用弱毒苗首免, 1 — 2 个月后加强免疫;

•  仔猪:断奶后用弱毒苗免疫。

•  细小病毒病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

•  多见于初产母猪发生流产、死胎、木乃伊或产出的弱仔,以产木乃伊胎为主;

•  经产母猪感染后通常不表现繁殖障碍现象,且无神经症状。

•  防制:

•  防止把带毒猪引入无此病的猪场。引进种猪时,必须检验此病 , 才能引进;

•  对后备母猪和育成公猪,在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注射;

•  在本病流行地区内,可将血清学反应阳性的老母猪放入后备种猪群中,使其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免疫;

•  因本病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,不能留作种用。

•  日本乙型脑炎(流行性乙型脑炎)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 :主要在夏季至初秋蚊子孳生季节流行。发病率低,临床表现为高热、流产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。死胎或虚弱的新生仔猪可能出现脑积水等病变。

•  防制:

•  一旦确诊最好淘汰;

•  做好死胎儿、胎盘及分泌物等的处理;

•  驱灭蚊虫,注意消灭越冬蚊;

•  在流行地区猪场,在蚊虫开始活动前 1~2 个月,对 4 月龄以上至两岁的公母猪,应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注射,第二年加强免疫一次。

•  猪传染性胃肠炎

•  诊断:

现场诊断要点: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,即 12 月至次年 3 月。大小猪都可发病,特别是 24 小时— 7 日龄仔猪。病猪呕吐(呕吐物呈酸性)、水泻、明显的脱水和食欲减退。哺乳猪胃内充满凝乳块,粘膜充血。

•  防制:

•  控制:在疫病流行时,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苗作乳前免疫。防止脱水、酸中毒,给发病猪群口服补液盐。使用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。用卫康、农福、百毒杀带猪消毒,一天一次,连用 7 天;以后每周 1-2 次。

•  预防:给妊娠母猪免疫(产前 45 天和 15 天)弱毒苗。肌注免疫效果差。小猪初生前 6 小时应给于足够初乳。若母猪未免疫,乳猪可口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苗。二联灭活苗作交巢穴(后海穴)(猪尾根下、肛门上的陷窝中)注射有效。

•  猪流行性腹泻

现场诊断要点:多在冬春发生。呕吐、腹泻、明显的脱水

•  和食欲缺乏。传播也较慢,要在 4 — 5 周内才传遍整个猪场,往往只有断奶仔猪发病,或者各年龄段均发的现象。病猪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绿色,水样并混有气泡流行性腹泻。大小猪几乎同地发生腹泻,大猪在数日内可康复,乳猪有部分死亡。

•  防制:用猪流行性腹弱毒苗在产前 20 天给妊娠母猪作交巢穴(后海穴)或肌肉注射。

•  猪链球菌病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①新生仔猪发生多发性关节炎、败血症、脑膜炎,但少见。②乳猪和断奶仔猪发生 运动失调,转圈, 侧卧、发抖, 四肢作游泳状划动 (脑膜炎)。剖检可见脑和脑膜充血、出血。有的可见多发性关节炎、呼吸困难。在超急性病例,仔猪死亡而无临床症状。③肥育猪常发生败血症,发热, 腹下有紫红斑, 突然死亡。病死猪 脾肿大。 常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或心内膜炎、肺炎或肺脓肿、纤维素性多关节炎、肾小球肾炎。④母猪出现歪头、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、死亡和子宫炎。   ⑤ E 群猪链球菌可引起 咽部、颈部、颌下 局灶性淋巴结化脓。 C 群链球菌可引起皮肤形成脓肿。

•  防制:( 1 )治疗:给病猪肌注抗菌药 + 抗炎药(如地塞米松),经口给药无效。目前较有效的抗菌药为头孢噻呋,每日每公斤体重肌注 5.0mg ,连用 3 — 5 天;青霉素 + 庆大霉素、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(阿莫西林)、头孢唑啉钠、恩诺沙星、氟苯尼考等。也有一些菌株对磺胺 +TMP 敏感。肌注给药连用 5 天。( 2 )预防:做好免疫接种工作,建议在仔猪断奶前后注射 2 次,间隔 21 天。母猪分娩前注射 2 次,间隔 21 天,以通过初乳母源抗体保护仔猪。可制作使用自家灭活菌苗。

•  猪附红细胞体病

•  现场诊断: 猪附红细胞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、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肥育猪。发生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时,病猪体表苍白,高热达 42 ℃ 。 有时黄疸。有时有 大量的瘀斑, 四肢 、尾 特别是耳部边缘发紫, 耳廓边缘甚至大部分耳廓可能会发生坏死。 严重的酸中毒、低血糖症。 贫血严重的猪厌食、反应迟钝、消化不良。 母猪乳房以及阴部水肿 1—3 天;母猪受胎率低,不发情,流产,产 死胎、 弱仔 。剖检可见 病猪肝肿大变性,呈黄棕色;有时淋巴结水肿,胸腔、腹腔及心包积液。

•  治疗: (1) 猪附红细胞体现归类为支原体,临床上,常 给猪注射强力霉素 10 毫克 / 公斤体重 / 天,连用 4 天,或使用长效土霉素制剂。对于猪群,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 800 克 土霉素(可加 130ppm 阿散酸,以使猪皮肤发红),饲喂 4 周, 4 周后再喂 1 个疗程。效果不佳时,应更换其它敏感药物。 (2) 同时采取 支持疗法,口服补液盐饮水,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输液,加 NaHCO 3 。必要时给仔猪、慢性感染猪注射铁剂( 200 克 葡萄糖酸铁 / 头)。 (3) 混合感染时,要注意其它致病因素的控制。

•  预防: (1) 切断传播途径:注射时换针头,断尾、剪齿、剪耳号的器械在用于每一头猪之前要消毒。定期驱虫,杀灭虱子和疥螨及吸血昆虫。防止猪群的打斗、咬尾。在母猪分娩中的操作要带塑料手套。 (2) 防制猪的免疫抑制性因素及疾病,包括减少应激。 (3) 猪群药物防治:每吨饲料中添加 800 克 土霉素加 130 克 阿散酸,饲喂 4 周, 4 周后再喂 1 个疗程。也可使用上述其它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,如氟立达、 蒽诺沙星、环丙沙星、泰妙菌素、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、氟苯尼考等。预防时,作全群拌料给药,连用 7—14 天,或采取脉冲方式给药。

•  仔猪水肿病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一般在断奶后 10 — 14 天出现症状。多发于吃料太多、营养好、体格健壮的仔猪。突然发病。病猪共济失调,有神经症状,局部或全身麻麻痹。体温正常。病死猪眼脸、头部皮下水肿,胃底部粘膜、肠系膜水肿。

•  控制:发病猪的治疗效果与给药时间有关。一旦神经症状出现,疗效不佳。

•  预防:断奶后 3-7 天在饮水或料中添加抗菌药,如:痢杀清、氧氟沙星、环丙沙星等,连给 1 — 2 周。目前常用的抗菌药有强力霉素、 氟苯尼考、新霉素、恩诺沙星等 。使用抗菌药治疗的同时,配合使用地塞米松。对病猪还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,以减少毒素的吸收。

 

•  仔猪副伤寒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多见于 2 — 4 月龄的猪。持续性下痢,粪便恶臭,有时带血,消瘦。耳、腹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,后期呈青紫色(败血症)。有时咳嗽。扁桃体坏死。肝、脾肿大,间质性肺炎。肝、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,盲肠、结肠有凹陷不规则的溃疡和伪膜。肠壁变厚(大肠坏死性肠炎)。

•  控制: 常用药物有氟苯尼考、新霉素、恩诺沙星、复方新诺明等,这些药物再配合 抗炎药 使用,疗效更佳。例如,氟苯尼考:口服 50-100 毫克 / 公斤体重、天,肌注 30-50 毫升 / 公斤体重、天,疗程 4-6 天,在配合地塞米松肌注。病死猪要深埋,不可食用,以免发生中毒,对尚未发病猪要进行抗菌素药物预防。

•  预防: 仔猪断奶后,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,肌注口服均可。

•  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该病多发于 6-12 周( 5-14 周,即断奶后 3-8 周),很少影响哺乳仔猪。病猪被毛粗糙,体表苍白,黄疸,有的皮肤有出血点,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。剖检病变为淋巴结肿大,但不出血,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、髂骨下淋巴结、肠系膜淋巴结。躯体消瘦、苍白,有时黄疸。肺呈橡皮样(间质性肺炎)。肝脏可能萎缩,呈青铜色。肾脏苍白,不一定出血,在肾皮质部常见白色病灶(间质性肾炎)。食道部、回盲口处溃疡。时常合并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、沙门氏菌病、链球菌病、葡萄球菌病。

•  防制:对于猪断奶后多系统瘦弱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可使用敏感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。预防可采用一般的生物安全措施。

•  猪喘气病(猪支原体肺炎)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病猪咳嗽、喘气,腹式呼吸。两肺的心叶、尖叶和膈叶对称性发生肉变至胰变。自然感染的情况下,易继发巴氏杆菌、肺炎球菌、胸膜肺炎放线杆菌。( 2 )鉴别诊断:应将本病与猪流感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、猪肺丝虫、蛔虫感染(多见于 3 — 6 月仔猪)等进行鉴别。

•  防制:( 1 )猪肺炎支原体对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敏感,而对氧氟沙星、蒽诺沙星等敏感。目前常用的药物有:呼喘奇效、重症混感康、环丙沙星、氧氟沙星、蒽诺沙星、二氟沙星、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、酒石酸泰乐菌素或北里霉素或泰妙菌素、利高霉素。母猪产前产后、仔猪断奶前后,在饲料中拌入 100PPM 枝原净,同时以 75ppm 蒽诺沙星的水溶液供产仔母猪和仔猪饮用;仔猪断奶后继续饮用 10 天;同时需结合猪体与猪舍环境消毒,逐步自病猪群中培育出健康猪群。或以土霉素、金霉素拌料,脉冲式给药。( 2 )免疫: 7 — 15 日龄哺乳仔猪首免 1 次;到 3 — 4 月龄确定留种用猪进行二免,供育肥不做二免。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 1 次。

•  猪胸膜肺炎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常发于 6 周 -3 月龄猪。在急性病例,病猪昏睡、废食、高热。时常呕吐、拉稀、咳嗽。后期呈犬坐姿势,心博过速,皮肤发紫,呼吸极其困难。剖检可见,严重坏死性、出血性肺炎,胸腔有血色液体。气道充满泡沫、血色、粘液性渗出物。双侧胸膜上有纤维素粘着,涉及心叶、尖叶。在慢性病例,病猪有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,不发热或低热。剖检可见,纤维素性胸膜炎,肺与胸膜粘连,肺实质有脓肿样结节。( 2 )鉴别诊断:猪流感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、单纯性猪喘气病。

•  治疗:仅在发病早期治疗有效。 治疗给药宜以注射途径。注意用药剂量要足。目前常用的药物:呼喘奇效、重症混感康、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或二氟沙星、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、丁胺卡那霉素等。

•  预防:用包含当地的血清型的灭活菌苗进行免疫。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易吸收的敏感抗菌药物。

•  猪肺疫(猪巴氏杆菌病)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气候和饲养条件剧变时多发。急性病例高热。急性咽喉炎,颈部高度红肿。呼吸困难,口鼻流泡沫。咽喉部肿胀出血,肺水肿,有肝变区,肺小叶出血,有时发生肺粘连。脾不肿大。( 2 )鉴别诊断:猪流感、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、仔猪副伤寒、单纯性猪喘气病等。

•  防制:目前常用的药物见猪呼吸道病复合感染的有关部分。在用抗菌药肌肉注射的同时可选用其它抗菌药拌料口服。该病常继发于猪气喘病和猪瘟的流行过程中。猪场做好其它重要疫病的预防工作可减少本病的发生。

•  猪丹毒

•  现场诊断要点:多发生于夏天 3 — 6 月龄猪,病猪体温很高。多数病猪耳后、颈、胸和腹部皮肤有轻微红斑,指压退色,病程较长时,皮肤上有紫红色疹块,呕吐。胃底区和小肠有严重出血,脾肿大,呈紫红色。淋巴结肿大,关节肿大。( 2 )鉴别诊断:病猪肌肉震颤,后躯麻痹。粪中带血,气味恶臭。全身皮肤瘀血,可视粘膜发绀,口腔、鼻腔、肛门流血。头部震颤,共济失调。胃及小肠粘膜充血、出血、水肿、糜烂。腹腔内有蒜臭样气味。脾肿大、充血,胸膜、心内外膜、肾、膀胱有点状或弥漫性出血。慢性病例眼瞎,四肢瘫痪。

•  防制:青霉素、氧氟沙星或蒽诺沙星等治疗有显著疗效。及时用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 1.5-3 万单位,每天 2 — 3 次肌注,连用 3 — 5 天。绝大多数病例的疗效良好,极少数不见效,可选用氧哌嗪青霉素,若与庆大霉素合用,疗效更好。预防:祥见免疫程序。

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

•  加强饲养管理

•  重视隔离饲养,新引进种猪隔离饲养 40 天以上

•  病猪隔离饲养,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

•  坚持全进全出,产房、保育舍应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。

•  空栏时彻底清洗消毒,空置 3-7 天后,再转入新的猪群。

•  严禁上一批病弱仔寄养到下一批

•  注意饲养密度,呼吸道病的发生与饲养密度密切相关,如条件差,密度应低一些

•  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

•  搞好卫生消毒工作

•  减少应激: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;仔猪断奶,不换圈、不换料;断奶后仔猪继续在产房饲养 3 ~ 7 天后再转入保育舍;断奶前后几天尽量不打疫苗;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度。

•  免疫接种

根据本地区及本场疫情实际情况,科学地制定适合于本场的《免疫程序》并严格遵守执行

•  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

1 )、母猪

使用药物: 甘草颗粒、饲用金霉素

用法:配种后 2 周内或产前产后 2 周内,饲用金霉素 2% 混饲, 4kg/T, 连用 1 周;或甘草颗粒饮水,每公斤水加 1 克 ,连用 1-2 周

公猪、后备猪

使用药物: 饲用金霉素 ,甘草颗粒

用法:每隔 2-3 周用 1 周,其它同上

2 )、仔猪

使用药物: 饲用金霉素

用法:整个哺乳期及断奶后 1 周,饲用金霉素混饲, 4kg/T

严重时同时采取如下措施

①出生后 2 天内,鼻腔喷雾丁胺卡那霉素。

② 9 天龄、 16 天龄、 23 天龄鼻内喷雾磺胺药物。

3 )、保育猪、育肥猪

使用药物: 饲用金霉素,痢杀清

用法:转群变料后 1 周,饲用金霉素混饲, 4kg/T, 连用 1 周 ; 或痢杀清粉拌料,每公斤料加 2 克 ,连用 1 周;或用“可立克 ” 混饲或饮水。

•  药物治疗

治疗时,应坚持治疗药物与预防药物相分开。

推荐的治疗药物有: 呼喘奇效注射液,重症混感康 等针剂。

用法见说明书

另外,要坚持个别治疗与全群投药相结合;呼吸道病发生时,对症状严重的猪实行肌注或喷鼻个别治疗,全群猪应进行混饲或饮水投药;症状消失后,应继续使用 1 个疗程,以防复发;若呼吸道病发病率很高且较为严重,应对各猪群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脉冲式预防或治疗用药,如 1 周用药, 2-3 周停药的方式用药,可降低发病率,对本病进行有效控制。

 

猪的饲养密度

猪别

体重 Kg)

每猪所占面积( m 2 )非漏缝地板 漏缝地板

断奶仔猪

4-11

0.37

0.26

11-18

0.56

0.28

保育猪

18-25

0.74

0.37

育肥猪

25-55

0.90

0.50

56-105

1.20

0.80

后备母猪

113-136

1.39

1.11

成年母猪

136-227

1.67

1.39

仔猪黄白痢综合防治措施

• 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

•  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,母猪产前产后两周投喂抗生素如:

痢杀清 , 2kg/T ,连续 7-14 天混饲给药; 饲用金霉素或 土霉素钙预混剂 , 4kg/T ,连续 7-14 天混饲给药; 清败威龙 , 1kg /T ,连续 7-14 天混饲给药。

•  加强免疫,妊娠母猪肌注大肠杆菌苗。

•  临产母猪上产床前冲洗消毒并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,可根据情况选用: 虫立黑 1kg/T ,连续 7 天混饲给药;或用敌百虫、左旋咪唑等。

•  空栏产房彻底冲洗消毒并环境驱虫。一般要求程序是:清扫卫生 水冲洗 烧碱消毒 凉干后二次消毒 (严重的场 + 火焰消毒或薰蒸消毒) 转入临产猪。

•  母猪产前用高锰酸钾水溶液( 0.1 %)擦洗母猪乳房、外阴部。挤掉头几滴奶。

•  接产时用具、接产员手臂严格消毒。

•  若产房仔猪下痢严重,产后仔猪吃初乳前口服抗菌药物如: 痢杀清或克痢金刚 ; 痢杀清针 1ml; 或用土霉素片 0.5 片、庆大霉素 1 - 2ml 。

•  仔猪 2 日内补铁 补血 1-2ml 、补亚硒酸钠 VE0.5ml ,提高仔猪抗病能力。

•  坚持产房每个单元全进全出,严禁上一批弱仔寄养到下一批产房。

•  母猪产前后一周拌喂小苏打或芒硝。

•  对病母猪及时治疗。

•  断脐.断尾.去势时严格消毒。

•  仔猪 5 - 7 日龄开食补料,勤添少添,保持新鲜。

•  注意保温 , 分别搞好室内及保温箱的保温工作 .

•  保持卫生,定期消毒(每周带猪体消毒 2 次);注意湿度。

•  小猪寄养过哺时,不能把正在下痢的仔猪寄养到健康窝群中。

•  产房单元尽量减少人员出入,出入人员严格消毒。

•  定期做药敏试验,筛选敏感药物

•  每种药物连续使用一个疗程,无效后换药。

•  治疗时除抗生素等药物外,要酌情对症使用辅助治疗药物如阿托品、 VB 12 、 VC 等。脱水严重的要腹腔补液或口服补液盐。

•  发现一头,全窝治疗。换窝治疗时,要换针头。

•  病猪治疗采用专用注射器,注意器械用后消毒。

•  若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,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有: 痢杀清、克痢先锋、四黄止痢颗粒;或用 庆大霉素、氟哌酸等。

各类型猪的最佳温度与推荐的适宜温度

猪类别

年龄

最佳温度(℃)

推荐的适宜温度(℃)

仔猪

初生几小时

34-35

32

1 周内

32-35

1-3 日龄 30-32

4-7 日龄 28-30

2 周

27-29

25-28

3-4 周

25-27

24-26

保育猪

4-8 周

22-24

20-21

8 周后

20-24

17-20

育肥猪

 

17-22

15-23

公猪

成年公猪

23

18-20

母猪

后备及妊娠母猪

18-21

18-21

分娩后 1-3 天

24-25

24-25

分娩后 4-10 天

21-22

24-25

分娩 10 天后

20

21-23

 

分页:(1)(2)    请点击返回
版权所有:广东省揭阳市龙阳动物药业有限公司
地址: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渔湖工业园
电话: 0663—8783682、8686732
传真: 0663 — 8783681